秋之意韵
时序入秋,天地便换了颜色。暑气渐消,凉风悄至,天空也显得格外高远,仿佛被水洗过一般明净。人们常说秋是凄清的,我却觉其别有深味,非亲历者不能道也。
晨起推窗,但见薄雾如纱,缠绕于远山之间。院中梧桐已见微黄,叶片边缘镶了一圈淡金,风过时便簌簌作响,似在低语夏日的往事。草尖凝着露珠,晶莹剔透,日光一照,便折射出七彩光芒,旋即消散无踪,恰如人生中那些短暂的绚烂。
午后阳光最为可喜。不似夏日之酷烈,亦无冬日之柔弱,只温和地铺洒下来,将万物染作暖金色。街巷间时有小贩叫卖新摘的柿子、石榴,红艳艳地排在竹筐里,自成一番热闹景象。老人们坐在门前矮凳上,闲话桑麻,脸上皱纹里都蓄着笑意。这般光景,竟比春日更多几分踏实与丰足。
至若秋雨,则另有一番情致。先是天边聚起灰云,继而雨丝斜落,淅淅沥沥,敲在瓦上、叶上、石阶上,奏出清冷的乐章。此时最宜独坐窗前,捧一卷旧书,伴一盏清茶,看院中积水泛起涟漪,一圈未平,一圈又起。雨气混着土香透窗而来,直沁入肺腑中去,使人神清气明。
黄昏来得早了。夕阳西下时,霞光将云彩染作绛紫、橙红,瞬息万变,终归于暮色苍茫。偶有雁阵南飞,鸣声嘹亮,划过天际,引人仰首良久。夜色中秋虫鸣叫,时断时续,更添几分幽静。
秋之妙处,在于它既丰饶又萧疏,既热闹又寂寥。它不像春之稚嫩,夏之张扬,冬之肃杀,而是历经繁华后的沉静,饱尝冷暖后的通达。万物在此时成熟,亦在此时凋零,生与死在此交汇,构成一种深邃的平衡。
人至中年,方解秋意。青春如夏花绚烂,而中年似秋叶静美。不再汲汲于外求,转而向内探寻;不再执着于盛放,学会欣赏凋零之美。秋教人懂得:成熟之后便是凋落,凋落之中又孕育新生,此乃天地常道,无须悲喜,只须静观。
今又逢秋,看庭前叶落,天上云卷,忽觉心中澄明。四季轮回,人生起伏,皆自然之理。且享受这秋高气爽,不必为将来之冬而忧,亦不必为已逝之夏而憾。当下风物,正堪细细品味。(陈莹)